梦幻书墙>修真>拭去青春的遗憾 > 第66章立业2
    店面的选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你倾入全部积蓄跟决心,并且带有极大的期待要有一番作为的压力下,沉重的顾虑让决定变得格外艰难。不能不做的理性配合着听天由命的感性能帮助纠结的人走出徘徊的漩涡,伍旭跟姐夫最终还是确定下来了,只是签订了租约的房子也并不是怎么让人看好。店面处在一条主干道的岔路口上,往来的人流跟车辆虽多,却并不是一个愿意让人驻足的地方。

    在租店合同签妥之后,伍旭就把店里装修的工作都交由姐夫去操心了,他自己着急忙慌地跑去哈尔滨、长春到处去尝菜,找厨师……伍旭为的是节约时间,他要店铺装修跟厨房的掌勺两下里一起张罗。

    装修是个大工程,而且在建设之前先是毁灭。姐夫先就是让人把整个店内的隔断全部砸掉,就连原来搭建的二层都给撤了,他是要自己重新设计规划的,争取最大客容量跟最舒适的视觉效果。四天之后砸墙排渣的工程才算结束,然后是复杂的走水走电的过程,这项工程里,厨房的设计是很费脑子的,不但要设计得科学使用起来方便,还要顾虑安全跟后续的维护,姐夫的细心跟大量的生活经验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内饰装修是花了大价钱请了专业人士来做的,然而也是不放心,姐夫每天都跟着设计一起不断地修改方案,监督工程进展情况跟工程质量,整天劳作在装修工地上,让他整天都是灰头土脸的,样貌上,帅气的吴星天跟雇来的工人也没什么大差别了。

    从开始装修那天起,就不停的有供货商来找老板洽谈业务,今天是送酒的,明天是送罐的,还有送菜的送调料的,卖电脑软件的,安装监控器的,换洗餐桌布的,甚至是磨刀的或者收厨房一天积累下来的折箩的……一切大小事情都是姐夫一人操持的,这都得多亏了姐夫的强健的头脑跟体质的。

    一个多月后,原本的里里外外都挺破旧的一个店面已经给收拾出来靓丽堂皇的效果了。朝街面的整个店面都是黑金刚框架跟防震暗色玻璃,看上去非常气派时尚,牌匾是姐夫经过跟二楼的住户几番交涉人家才同意安装的,红底白色隶书字,也是宽大醒目的。大门两侧还有一副木质电脑刻印的对联,都是些纳客宾朋、品味餐食之类的假文化的幌子而已,不过倒也还确实显出了些沉稳厚重的儒商感觉的。

    店内的装修也不含糊,看得出吴星天对整个店内设计跟规划都是很有些审美思索的。正对店大门的就是吧台,同样的黑金刚材质的酒柜,跟宽大的理石台面,配上些射灯,效果很是优雅。地面是黄色系文化石,防滑而且耐脏,店内的两根方形石柱上都包裹着跟地面一个色系的实木,外框上镶着黑金刚包边,墙面是纯白色,错列着挂着装裱好了的一幅幅大腹便便醉酒图国画。吧台的左手边是一个一人多高的四层海货玻璃水箱,转过这海鲜玻璃槽的后面就是厨房入口,也是个传菜口。吧台的左右空场都摆满了餐桌,统共有十七张,每张桌的桌面上都铺着两层餐布,最下面一层的是纯白色的腈纶涤纶混纺织物,上面一层是褐色带淡黄色暗纹的同等材质的布,再上面压着防烫玻璃,座椅是淡米色的法兰绒低靠背软座,临街的大窗上挂着暗红色纱幔,跟墙面地面还有餐桌椅的色调搭配得都非常和谐。楼梯旁边是洗手间,上到二楼就都是包间了,除了卫生间,包间也只够隔得出八个来,装修风格跟楼下都是大同小异的。

    装修的雏形出来之后,伍旭也带了厨房的人回来了。姐夫便又在店面玻璃上招贴招聘广告,开始招纳前厅的服务人员。

    跟装修的辛苦相比,后面的工作更繁琐累人,除了人员的招聘面试、培训,还得跟后厨张罗定菜单、试菜、做菜牌、找供货商、谈价格、采买前厅后厨一切设备跟家什工具……自打从装修那天开始,姐夫就整天都是忙碌着的,根本都顾不上自己的感受了,眼里心里只关注着要干和没干完的事,像一头一心埋头拉车的牛,然而事情却还总是忙不完的。

    由于对市场的不确定,对自己店经营状况的不自信,所以对开业的筹备工作心里面就总是觉得还不够充分,今天想起这事还没弄,明天觉得那儿得再弄弄,所以伍旭跟姐夫迟迟也确定不下来开业的日子,可是还等什么呢?不开业就永远不知道会怎么样,准备工作是永远也准备不完的。

    终于,决定了开业的日子了,所有人都忐忑起来,就好像面临考试,伍旭跟姐夫为这个心里没谱的店的经营也是准备出了好几个促销策略跟经营办法。

    7月里,天亮得早,太阳一露头外面就已经很热了。伍哲跟李萱也早早地来到店里,门口早就摆了好些花篮、支上了拱门,挂了好些红气球,择了10点10分准时放鞭炮热热闹闹地终于开业了。

    所有人都开始紧张地等候着客人上门。

    上午十一点多钟,便有客人走进来了,原本还跟老板一起站在门口聊天看热闹的厨师长见到客人就立刻钻进了厨房,伍旭跟姐夫一起也跟着客人走进店里,服务员也赶快拿出精神来上前招呼,那真是让人感到紧张的第一波客人。

    李萱先还只是坐在店里一个很舒服的位置上发呆,看到有客人过来,便让出这舒服的位置,挪到另一个不大惹人注意的位置上,然而又有另外的客人走过了来,李萱就再让……最后,李萱不但没了座位可坐着,也还要跟店员们一起忙碌起来了,还没过午,店内就已经是座无虚席了。前几天伍旭还跟姐夫反复商量的,一旦效益不好的几种备用方案,显然是一个也用不上了,从开业第一天起,店里的生意就出乎意料地火爆,一度排队排到四十多号,出租车都停在店门前等客。

    由于是新店新人,大家对工作都还不太熟练,激增的客流量让服务员感到有些忙不过来了,伍旭跟姐夫,再加上伍哲、李萱便也一起上阵,楼上楼下里里外外地忙活,厨房里也是高负荷运转,开始几天都是兴奋的,还不觉得什么,只是越是到后来越会感觉体力透支,厨房跟前厅都感觉到了负荷不了的劳动量。姐夫想法设法地安抚员工,每天西瓜冷饮地供应着。当然,年轻人出来吃苦毕竟都是为了赚钱的,骨头馆居高不下的营业额让服务员也拿到了不少的酒水提成,而且最初的疲劳期过去之后,随着对店内客流频率的掌握以及对经营菜品的了解,服务员的工作也渐渐变得熟练起来,辛苦也得到了缓解。